首页>正文

七部委联合印发加强国际合作指导意见 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发布时间:2016-12-28 04:02:00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要求,近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统计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相关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对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相关部门和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进一步加强全球价值链合作的路径与举措,有力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融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全球价值链,提升参与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化的体现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促使国际生产活动由一国内部或区域间的分工转变成全球范围内分工,这种新的国际化生产过程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指一个产品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研发设计、原材料选配、生产加工、营销物流等若干阶段,经过了国内外市场的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前后有序的承接关系形成了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价值创造和利润分配。它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业分工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跨国公司趋向离岸生产。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通讯成本大幅降低,全球生产网络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的价值链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不断延展细化,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被离岸生产,传统的“货物贸易”转变为“任务贸易”,“某国制造”转变为“世界制造”。跨国公司根据全球市场不断变动的需求和成本状况,在各个地区间协调生产和分配任务,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是服务活动逐步国际化。国际货物贸易中实际蕴含了诸多的服务因素,附带了研发、金融等相关服务项目。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原本不可跨境贸易的服务进入贸易投资领域,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大大增加,服务领域的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更加活跃。

三是提供了认识参与经济全球化活动的新视角。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由单一的竞争排斥,转变为分工合作与竞争角逐并存,成为一个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过分“在意”顺差与逆差的心态并不具有实质意义。

四是传统国际贸易统计缺陷逐步显现。一国出口最终商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或是由别国制造出口,或是由本国出口别国、经别国加工再进口到本国。目前以关境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统计方式没有考虑上述新变化,只将原产地定位为组装并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导致原产地被误读;最终产品的贸易额被简单地归于最后组装地,产品组装地贸易额被高估,贸易数字被曲解;不同国家生产的组件需要多次跨境,导致贸易额被重复计算。

二、贸易增加值统计为分析国际贸易提供了新方法

2010年以来,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发出“世界制造”倡议,积极推进全球价值链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改革,尝试使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式核算一国对外贸易额,展示出价值链每个环节的贡献,还原世界贸易的真实面目,解决重复计算问题。世贸组织的倡议引起了国内重视。从2011年起,国内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增加值含量,并推动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研究工作,组织研究组专门攻关,努力探讨以贸易增加值统计弥补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缺陷的途径。

中国的研究方法大体与国际上保持了一致,但也考虑到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对外贸易特点,即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占比相对较高,不同类型企业在进出口贸易、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了不同作用,这要求我们按照中国国情和外贸特点,从基础数据建设出发,在理论、方法论和政策解读等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做出自己的拓展。研究组将加工贸易从国内生产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套系统地测算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方法,得出了初步研究结果。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61.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38.7%,一般贸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78.1%,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值不足一般贸易的1/2;纺织服装、鞋帽、皮革、家具等产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70%以上,而运输设备、电气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产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均不足55%。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已经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全球价值链与贸易增加值研究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在全球竞争聚焦价值与效率的新趋势下,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更高的价值链上获得竞争力,因此,我国需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经济贸易政策。

一是实施再开放战略。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可以发现,每10年左右对外开放都有大的举措,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以及推进沿海对外开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推动第二轮对外开放,2001年末加入世贸组织是第三轮对外开放。这三轮对外开放增加了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调整和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实施再开放战略,巩固和拓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服务于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在准确评估不同产品和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分工和竞争力的基础上,明确升级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加快技术、品牌、服务带动出口和积极主动进口步伐,加强设计、研发、营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淀,培育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在巩固“中国制造”、“中国加工”地位的同时,重点推动“中国营销”和“中国创造”。

三是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改革和创新进入活跃期,以扩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大国发言权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治理改革开始起步。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贸易核算方式改革引发了国际组织和西方世界的高度关注,并成为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议题之一。长远来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改革是大势所趋,其实质是未来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制定权的争夺。今后我国要继续参与全球价值链下贸易增加值统计方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贸易增加值统计为突破口,在国际贸易评估方法的改革中,体现中国技术贡献,反映中国利益诉求,深化各方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以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准确判断为基础,积极参与制定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营造于我国有利的外部环境。

西麦克微信官方平台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一份

西麦克APP应用

香港正版综合资料一份香港正版综合资料一份